18c56bd71a1b14ddf14b855cbfe81660.ppt
- Количество слайдов: 44
信息存储与管理 国家天文台 (科技处)信息与计算中心
第五讲 直连存储和SCSI介绍 主讲人:储王伟
主要内容 存储设备的发展历史 直连存储DAS 磁盘驱动器接口协议 SCSI体系结构与编址
存储设备的发展史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造就了当今的社会,而存储器 的百年发展也同样的惊人的,从最初的打孔机到现在的蓝光 DVD和固态硬盘,存储器每一步的发展都留下了坚实 的脚 印。下面就让我们寻着这条脚印再来回顾下它的发展史。相 对最早期的打孔纸卡以及穿孔纸带都以离我们太久远,不妨 让我们 从磁带开始回忆吧。。。。
大型磁带记录——盘式磁带 在 1950年代,IBM最早把 盘式磁带用在数据存储上。 因为一卷磁带可以代替 1万张 打孔纸卡,于是它马上获得 了成功,成为直到 80年代之 前最为普及的计算 机存储设 备。在 80年代末的时候,大 家都聚在一起看老电影,当 时看待巨大的圆盘来回转, 这就是盘式磁带,现在磁带 的最大容量已经达到 1 TB。
最珍贵的回忆——盒式录音磁带 盒式录音磁带应该是 80年代人,小 时候珍贵的记忆之一。它显然也是磁带 的一种,可是它实在是太普及了,所以 要专门说一下。这是飞利浦公司在 1963 年发明的,可是直到 1970年代才开始流 行开来。 一些计算机,ZX Spectrum, Commodore 64和Amstrad CPC 使用它来存储数据。一盘 90分钟的录音磁带,在每一面( 记得录音磁带是可以翻面的吗)可以存储 700 KB到 1 M的数 据。现在的一张DVD 9光盘,可 以保存 4500张这样磁带的 数据,如果现在要把这些数据全部读出来,那要整整播放 281天。
超长的存储设备——磁鼓 一支磁鼓有12英寸长,一分钟可以转 1万2千5百转。它 在IBM 650系列计算机中被当成主存储器,每支可以保存 1 万个字符(不到 10 K)。
软盘的鼻祖—— 8英寸软盘 软盘是个人计算机(PC)中作为一种可移贮存硬件,它是用于那些需要被物理移动的小文件的理 想选择。软盘有八寸、五又四分一寸、三寸半之分。当中又分为硬 磁区Hard-sectored 及软磁区Soft. Sectored。软式磁盘驱动器则称FDD,软盘片是覆盖磁性涂料的塑料片。 在 60年代末 70年代初期,IBM推出的全球第一台PC,是计算机业里程碑似的革命性的飞 跃。但是IBM的System 370计算机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就 是这种计算机的操作指令存储在半导 体内存中,一旦计算机关机,指令便会被抹去。于是在 1967年,IBM的San. Jose实验室的存储 小组受命开发一种廉 价的设备,为大型机处理器和控制单元保存和传送微代码。这种设备成 本必须在 5美元以下,以便易于更换,而且必须携带方便,于是软盘的研制之路开始了。 4年 后又推出一种直径8英寸的表面涂有金属氧化物的塑料质磁盘,发明者是艾伦·舒加特(Alan Shugart,后离开IBM创办了希捷seagate公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软盘标准“软盘”的父辈, 最大容量 1. 2 MB。
5. 25英寸软盘和餐巾 8英寸/5. 25英寸/3. 5英寸对比 8英寸的软盘虽然从技术原理上 已经很接近现代软盘,但缺陷就是体积 过大,携带很不方便,于是 5. 25英寸的 软盘诞生了。这里 5. 25英寸软盘的发明 还有一个小故事,美国王安电脑公司当 时打算发布用于字处理的计算机,感到 8 英寸的软盘太大,于是开始与 Shugart. Associates公司合作生产小一 点的磁盘。一天晚上,在波士顿一家昏暗 的酒吧中,他们最后一致同意采用某种 尺寸的软盘,这种尺寸就是餐桌上的一 块鸡尾酒餐巾的尺寸,它的大小恰好是 5. 25英寸。从此这种软盘成为电脑的最 佳移动存储设备,容量也达到 360 K。 5. 25英寸软盘一直持续到 90年代,后来 终于被另一种体积更小、容量更大的产 品替代了,那就是 3. 5英寸软盘,最大容 量 1. 2 MB。
大行其道的3. 5英寸软盘 5. 25英寸的软盘有很多缺点,比如软盘采用的外包装比 较脆弱,容易损坏,体积也比较大。新一代软盘的开发被日 本的索尼公司拔得头筹。1980年,索尼公司率先推出体积更 小、容量更大的3. 5英寸软驱和软盘,不过刚推出的时候在 当时并没有被一些主要PC厂家所接受,市面上流行的依旧 是 5. 25英寸的软盘。 直到 1987年 4月,IBM推出基于386的IBM Personal System/2(PS/2)个人电脑系列,正式配置了3. 5英寸的软 驱后,这才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大家都被这种体积更为 小巧、容量却是 5. 25英寸软 盘的几倍的新软盘所吸引,从 那时起,在IBM、康柏为代表的厂商极力推崇下,这种3. 5 英寸的软盘开始大行其道,3. 5寸软盘以其便宜的价格、相 对巨大的 存储量(1. 44 M,百万级字节存储量)很快全面 占领市场,而3. 5英寸软盘驱动器也开始正式取代 5英寸的 软驱成为PC的标准配置,走向了它一生中最辉煌 的时期。 这一绝对的垄断地位持续了十几年,一直到 2002年,最大 容量 1. 44 MB。
第一张视频光盘——LD光盘 图中大的是LD盘,小的是普通 5寸光盘 1958年就发明光盘技术了,可是直到 1972年,第一张视 频光盘才问世,6年后的1978年它开始在市场上卖。那 个时候的光盘是只读的,虽然不能写,但是能够保存达 到VHS录像机水准的视频,使得它很有吸引力。
CD—全称:COMPACT DISC(激光唱片,光盘) • CD代表小型镭射盘,最大容量 700 MB。1982年 8月31日,SONY.CBS/SONY.荷兰飞利 浦与POLYGRAM四家公司共同举办了CD这个数字录音格式的发布会,并决定从秋季起开 始在日本发售。 直径仅仅12 cm,利用数字信号录音,只要一个按钮就可执行选曲,能 够半永久的使用,CD实现了许多乐迷的梦想。是年 10月1日,SONY推出了第一台 CD机 CDP-101。16万8, 000日圆的价格,对一般消费者而言是很难接受的。不过只要想到里面 的技术与开发时间,能做成商品的确是一个奇迹。进入 1983年后,其它公司的CD机也 相继上市,销售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大家看到了,由于网络下载、mp 3的出现,现在 的CD也已经没落。
磁光盘—又叫MO光盘 MO全称Magneto-Optical Disk,即磁光盘 的意思。1991年第一张MO盘就已经开始发行, 它具有体积小,不用安装驱动程序,容量大等优 点。但最终受到价格因素制约,没能在个人 用户 中普及开来。可是凭着超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目前仍有不少科研、政府机构或是苹果机使用比 较多的广告公司仍在使用。最大容量可达 9. 1 GB, 普遍应用于电子邮件存储,医疗图像传送与保存, 声音记录,金融记录存储。
采用红外激光——DVD光盘 DVD是使用了不同激 光技术的CD,它采用了780纳 米的红外激光(标准CD则采 用 625-650纳米的红色激光) ,这种激光技术使得DVD可 以在同样的面积中保存更多 的数据。一张双层DVD容量 可达 8. 5 GB。
最先进存储——蓝光DVD、HD-DVD 现在最引人瞩目的,是蓝光DVD和HD-DVD这 两种竞争的光盘技术。蓝色激光使得存储的容量进 一步增长,目前看起来,好像蓝光DVD更流行一些。 不过如 果我们目光放更长远一些,也许一种被称为 “Holographic Versatile Disc”的光盘,可以提供比蓝 光DVD大 160倍的容量--高达 3. 9 TB,相当于保存 4600到 11900小时的MPEG 4格式的电影。
蓝光光盘不算什么—— 300 G全息光盘 In. Phase Technologies公司日前宣布已经开始量产并销售全息存储驱动器和 300 GB容量的全息光盘(HVD),其中驱动器“Tapestry HDS-300 R”要价 18000美元, 300 GB容量的全息光盘也高达 180美元。目前主要的客户是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业。 In. Phase在 2005年 4月就实现了200 Gbit/平方英寸的存储密度,06年 初它们则宣布了,存储密度达到了515 Gbit/平方英寸,容量可达 360 GB全息光盘。这一存储密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包含硬盘在内的现所 有存储媒体(目前实验室里硬盘单碟最高为 345 Gbit/平方英寸)。
双光子 3 D技术—— 12 cm光盘存储 1 TB 美国Call/Recall公司称,它 们已经成功开发并测试了TB级光 盘。TB级光盘采用双光子吸收 3 D 技术,利用双光子吸收现象进行 记录时,由于能够抑制上下记录 层之间的干涉(串扰),因此在 多层记录 时便于通过缩小层间 隔来提高记录密度。
最普遍用到的存储产品——U盘与移动硬盘 全称“USB闪存盘”,英文名“USB flash disk”。U盘的称呼最早来源于朗科公司生产的 一种新型存储设备,名曰“优盘”,使用USB接 口进行连接。而之后生产的类似技术的设备由 于朗科已进行专利注册,而不能再称之为“优 盘”,而改称谐音的“U 盘”。发展至今,他已经 成为人手必备之物,与人们生活 作密不可分, 最大容量 256 GB。 顾名思义是以硬盘为存储介制,计算机之间交换大 容量数据,强调便携性的存储产品。目前市场上绝大多 数的移动硬盘都是以标准硬盘为基础的,而只有很少部 分的 是以微型硬盘(1. 8英寸硬盘等),但价格因素决定着 主流移动硬盘还是以标准笔记本硬盘为基础。因为采用 硬盘为存储介制,因此移动硬盘在数据的读写模式与 标 准IDE硬盘是相同的。移动硬盘多采用USB、IEEE 1394 等传输速度较快的接口,可以较高的速度与系统进行数 据传输。目前主流2. 5英寸品牌移动 硬盘的读取速度约为 15 -25 MB/s, 写入速度约为 8 -15 MB/s,最大容量 2 TB。
新一代存储新秀——卡片存储设备 ● SD卡 即Secure Digital Card卡,是一种基于 半导体快闪记忆器的记忆设备,在数码相机、 多媒体播放器等便携式数码产品上被广泛使 用。SD卡看上去只有邮票大小,重量只有2 克,但却拥有高 忆容量、快速数据传输率、 极大的移动灵活性以及很好的安全性。 ● SDHC卡 ● CF卡:(Compact Flash)具有PCMCIAATA功能,并与之兼容;CF卡重量只有14 g, 仅纸板火柴般大小(43 mm × 36 m m× 3. 3 mm), 是一种固态产品,也就是 作时没有运动部 件。大多数数码相机选择CF卡作为其首选存 储介质。 SDHC是“High Capacity SD Memory Card”的缩写,也就是“高容量SD存储卡”。 作为SD卡的继任者,SDHC主要特征在于文 件各式从以前的FAT 12、FAT 16提升到了 FAT 32, 而且最高支持32 GB。
双光子 3 D技术—— 12 cm光盘存储 1 TB ● MMC卡 MMC卡:(Multi. Media Card)MMC的 发展目标主要是针对数码影像、音乐、 手机、PDA、电子书、玩具等产品,其 尺寸只有32 mm × 24 mm × 1. 4 mm。 ● TF卡 TF卡:(micro. SD)是一种超小型卡( 11 mm× 15 mm× 1 mm),约为SD卡的1/4, 可以算目前最小的储存卡了。TF卡可经 SD卡转换器后, 当SD卡使用。利用适 配器可以在使用SD作为存储介质的设备 上使用。
今日存储霸主 首款硬盘诞生 在 20世纪 50年代中期,虽然之前人 们已经在使用打孔卡和磁带进行数据的存 储,但是要想在上述存储介质上查找某个 数据却非常困难,往往需要数小时的时间, 就是因为这些存储产品采用的是顺序存取 技术。而那些被昵称为“牛仔”的IBM实验 室的技术人员一个十分单纯的想法就是, 找到一种随机存取的方 法,加快数据的存 取速度。4年之后,他们终于宣布开发出 了一种将对全 球计算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 产品,那就是统计控制随机存取法( Random Access Method for Accounting Control,RAMAC)”。这款商用磁盘存储 系统就是RAMAC 305,有两个冰箱那么宽, 内部安装了50个直径两英尺的磁盘,重量 约 1吨,当时可以存储“惊人”的500万个字 符(5 MB)。
60至 70年代的主宰——比微波炉还大的硬盘 时间转移到 1962年,这时 已经是 14英寸的硬盘占据市场的 统治地位,直到 70年代中期,14 英寸硬盘几乎占据了全部硬盘市 场,几乎所有这些设备都出售给 大型计算机制造商。那个时候那 种大型硬盘也并不是普通用户能 消费的起的,而且容量不过百兆 左右。 左面的照片就是最近到本 网站的14吋硬盘,我们将它和一 个可乐罐做对比,可以明显看出 他的体积有多庞大,其实真正的 它要比一个微波炉都大。可想那 个时代的计算机体型会是一个什 么样子,不过到了70年代末期,8 英寸硬盘就已经诞生,体积也相 应减小了不少。
苦苦挣扎终成正果!8英寸硬盘发展不易 1978 -1980年,更小的8英 寸驱动器被开发出来,其中包括 Shugart Assaciates、Micropolis、 priam和昆腾这些老牌硬盘厂商, 不过容量仅为 10 M、20 M、30 M 以及40 M,相比 14英寸硬盘而言 要小了很多,所以这种型号受到 了当时只需要大容量硬盘的大型 计算机制造商的冷落,因此这些 8英寸型号的市场新入者将他们 的创新性硬盘投入新的应用:小 型计算机。
80年首款 5. 25英寸硬盘诞生 时间转到了1980年,硬盘的体积终于又出现了变化,下面这款就是世界第 一台 5. 25英寸硬盘驱动器ST-506,作为首款真正面向台式机的硬 盘,5. 25吋的出现 势必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对于许多 80后的电脑玩家来说,所接触到的第一块电脑硬 盘大部分是 5. 25英寸开始的,虽然它的容量仅有 5 MB,但它的出现却带动了一个时 代。
谁曾想现在的霸主 3. 5英寸曾被厂商放弃 时隔四年,到了1984年,一 家苏格兰企业Rodime首先开发出了 3. 5吋硬盘,相信当时谁也没有料到, 这个尺寸现在会成就如此伟大的时 代,因为就如同 8英寸硬盘出世之 初一样,3. 5英寸结构硬盘在一开始 推出时根本不被重视,其原因也是 因为成本高而容量太小,难以满足 人们的需求,到了88年为止,也仅 有到一半的硬盘厂商开始生产 3. 5英 寸硬盘。
直连存储DAS 定义:直连存储 (Direct-Attached Storage, DAS)是一种存储器直接连接到服务 器的架构。 主机内部的磁盘,磁带库和直接连接的外部磁 盘组,都是 DAS的实例。 DAS架构仍是少量服务器访问和共享本地数据 的理想方案, DAS适合小型企业、部门、个人,也 可以作为中型企业的文件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 以及大型企业 SAN和 NAS的辅助。 分类: 1,内置DAS:存储设备通过串行或并行总 线 连接 到 主机。 2,外置DAS:服务器直接连接到外部存 储设备,之间采用 SCSI或 FC协议 进行 通信。
DAS的优缺点 DAS的优点: 相对其他存储架构,只需较低的前期投资 简单快捷的部署,基于主机操作系统便可安装管理 设置操作的软硬件少,管理任务少 DAS的缺点: 不易扩展。有限的端口和带宽限制了存储设备数量和I/O处理能力。 无法优化资源使用。未被使用的资源不能方便的重新分配,导致 过载或欠载的孤立存储池。 对服务器的依赖性比较强,对其性能要求也比较高。
磁盘驱动器接口 上一讲中,有介绍硬盘的接口 IDE/ATA SATA SAS SCSI FC IDE/ATA、SAS、SCSI、FC都是主机与存储设 备通信的预定义协议,它们都集成在硬盘驱动器 的控制器上。
IDE/ATA 集成电路设备/高级技术(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Adw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IDE/ATA)磁盘 支持IDE协议。 IDE协议定义了连接到主板上控制器的规范。ATA协议规定 了存储设备到主板的连接接口。 IDE/ATA拥有多种标准和命名,如ATA、ATA/ATAPI、EIDE、 ATA-2、Fast ATA、ATA-3、Ultra. ATA以及Ulrea DMA等,最 新的支持133 MB/s的吞吐率。 IDE/ATA磁盘性能良好且价格低廉,成为很受欢迎并被广泛 使用的硬盘。
SATA SATA(Serial ATA)是IDE/ATA规范的 一个串行版本,目的是取代ATA技 术。SATA很大的特点就是它支持 热插拔。 SATA提供点对点,距离可达 1米的 连接,数据传输率可达 150 MB/s, 增强的甚至可达 600 MB/s。 SATA总线使用小型的7针连接器和 细缆进行连接,一个SATA端口使 用 4个信号针脚,与并行的ATA相 比,大大提高了针脚的利用率。
SAS 一:串行SCSI(Serial Attached SCSI, SAS)是在 SCSI Ultra 320发展后的版本,使用SCSI指令 进行通信,并与SATA的针脚相兼容。支持 3 Gb/s的数据传输率,支持双端口,全双 , 设备寻址。通过扩展甚至可以连接多个设 备。这对于需要高速度磁盘存储的高端服 务器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
SCSI及其演化 并行SCSI(简称SCSI),是一种最早期和最流行的主机存储器接口模式,是 一套外围设备与计算机进行连接和数据传输的标准。通信使用的是SCSI 指令集 。今天,SCSI已经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硬盘接口。然而,SCSI还 可以用于增加其他设备,例如磁带驱动器和光媒介驱动器,而且不需修 改系统的硬件或软件。 SCSI-1只是为了与其他SCSI版本区别而重新命名,实际上就是最原始的 经ANSI批准通过的标准。SCSI-1定义了第一个SCSI总线的基础规范,包 括线缆长度、信号特性、指令和传输模式。SCSI-1设备只支持单端的传 输和被动终端。SCSI-1使用一个窄口的8位总线,提供的数据传输率最大 为 5 MB/s。 SCSI-2 为了解决SCSI-1的非标准实现引起的问题,SCSI-2被定义为SCSI设备的 一套标准指令。这套标准称为“通用指令集(Common Command Set, CCS)”。SCSI-2专注于提高性能和增强可靠性以及在SCSI-1接口上增加 额外的特性,除此之外,它还标准化和规范化了SCSI的指令。 SCSI-3 在 1993年,发展下一代SCSI标准版本的 作开始进行,称为SCSI-3。不 同于SCSI-2,SCSI-3标准文档包含了不同的但又有所关联的许多标准, 而不只是一份大型的标准文档。
IDE/ATA与SCSI的对比 特性 速率 IDE/ATA 100 133 150 MB/s SCSI 320 MB/s 连接类型 内置 内置或外置 费用 低廉 中等偏高 热插拔 不可以 可以 性能 中等偏低 高 配置易用性 高 低到中等 最大支持设备数 2 16
SCSI各阶段对比 接口 标准 总线位宽 时钟速率 最大吞吐率 最大设备数 SCSI-1 8 5 MHz 5 MB/s 8 Fast SCSI-2 8 10 MHz 10 MB/s 8 Fast Wide SCSI-2; SCSI-3 SPI 16 10 MHz 20 MB/s 16 Ultra SCSI-3 SPI 8 20 MHz 20 MB/s 8 Ultra Wide SCSI-3 SPI 16 20 MHz 40 MB/s 16 Ultra 2 SCSI-3 SPI-2 8 40 MHz 40 MB/s 8 Ultra 2 Wide SCSI-3 SPI-2 16 40 MHz 80 MB/s 16 Ultra 3 SCSI-3 SPI-3 16 40 MHz DDR 160 MB/s 16 Ultra 320 SCSI-3 SPI-4 16 80 MHz DDR 320 MB/s 16 Ultra 640 SCSI-3 SPI-5 16 160 MHz DDR 640 MB/s 16
SCSI-3协议的架构 SCSI-3指令协议:这包含 了对于所有设备来说最主 要的指令,同时也包括特 定设备的指令,即对给定 类别的设备来说是唯一的。 传输层协议:这是一套设 备间通信和共享信息的标 准集规则。 物理层互连:这是关于接 口的一些细节,例如电子 信号方法和数据传输模式 等。
SCSI通信的客户/服务器模型 一个SCSI发起方,或者说一个客户,发送一个请求给SCSI目标方或者说一个服 务器。然后这个目标方执行任务请求,并且使用协议服务接口发送输出信息给发起方。 一个SCSI目标方设备包含一个或多个逻辑单元。逻辑单元处理SCSI 发起方发送 过来的指令。一个逻辑单元包含两个部件:一个设备服务器和一个任务管理器。设备 服务器确定客户请求,任务管理器执行管理功能。
SCSI端口 SCSI端口是SCSI的连接SCSI线缆的物 理连接器,用于SCSI设备的数据通 信。 一个SCSI设备可以包含目标端口、 发起端口和目标/发起端口或带多 端口的目标端口
SCSI通信模型 与OSI七层模型很相似。 • SCSI应用层(SCSI application layer, SAL)包含客户端和服务 端的应用程序,通过SCSI应 用程序协议发起和处理SCSI 的I/O操作。 • SCSI传输层协议(s. CSI transport layer, STPL)包含发 起方和目标方通信的服务和 协议。 • 互连层,这一层实现了目标 方和发起方之间的数据传输。
并行SCSI编址 在并行SCSI发起方-目标方的通信中, 发起方ID唯一标识了发起方,并且被用作 初始地址。这个ID在 0到 15的范围内,通 常 0到 7是最常用的。一个目标方ID唯一确 定了一个目标方,并且被用于与发起方交 换指令和状态信息。目标方ID在 0到 15的 范围内。
SCSI指令模型1:CDB结构 CDB(Command Description Block): 发起方使用CDB结构发送指令到目标方。CDB定义了与发起方请 求相关的,会被设备服务器执行的操作。CDB包含了1个字节的操 作码,后接 5个或更多字节的特定指令参数,结尾是 1个字节的控 制字段。指令规定小于等于16个字节。而CDB的长度会根据不同的 指令及其参数而改变。
SCSI指令模型2:操作码 操作码包含分组码字段和指令码字段,分组码 字段是一个 3比特的字段。指令码字段是一个 5比特 的字段,允许每个分组有32个指令码,一共有256 个可用的操作码。但是,只有60个不同的SCSI指令 用于发起方和目标方之间的通信。
SCSI指令模型3:控制字段和状态码 控制字段是一个 1字节的字段,是CDB的最后一个字节。 控制字段实现了标准自动应急处理(normal auto contingent allegiance,NACA)和链接比特。控制字段结构如下图所 示。 状态码:在指令执行之后,逻辑单元发送状态和标 记给客户应用程序。这个状态(除INTERMEDIATE 和INTERMEDIATE-CONDITION MET)都表示一 个任务的终结。
本讲小结 回顾了存储设备的发展历史 介绍了DAS的特点和应用 对存储设备各类接口协议进行了介绍 介绍了SCSI的演变以及架构和编址 DAS拥有几个优势,如简便、容易配置和管理等,但它在可 扩展性和可用性方面的局限限制了其在企业存储解决方案 中的应用。由于DAS的局限性,企业更偏好于使用SAN和 NAS,我们将在后面学习SAN和NAS。
第六讲 存储区域网络 储王伟
18c56bd71a1b14ddf14b855cbfe81660.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