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c310272c097bcd460957045d54f4af6.ppt
- Количество слайдов: 51
認識新加坡 Singapore 東南亞民族與現況 民族系‧王雅萍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thnic Groups in Southeast Asia ONG, Nga-Ping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Singapore”詞條/檢索日期: 2010/03/11
新加坡市景 圖 左 1: 中央商業區的魚尾獅像 左 2: 濱海藝術中心劇院 左 3: Thomas Stamford Raffles(萊佛士爵士)銅像 右 1: 新加坡國家動物園 右 2: 聖陶沙(Sentosa) 右 3: 中央商業區夜景 右 4: Raffles Hotel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Singapore”詞條/檢索日期: 2010/03/11
新加坡 Republic of Singapore 綱要 01. 新加坡知多少 02. 新加坡地圖 03. 新加坡國歌 04. 新加坡檔案 05. 新加坡簡史 06. 新加坡語言 07. 新加坡文字 08. 新加坡宗教 09. 新加坡身份證 10. 新加坡民族 11. 新加坡文學 12. 新加坡錢幣 13. 新加坡文化 14. 參考文獻 15. 問題與討論
01新加坡知多少? n n n 馬、新兩國如何進行語言教育,為何他們能輕 易且流利地說出多種語言? 新加坡一國僅城土之大,為何比台灣更具競爭 力? 新加坡有多大?當初為什麼會獨立?脫離馬來 西亞統治,有值得我們效法的地方嗎? 新加坡的歷史變遷。 新加坡的產業發展。 新加坡的華人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01新加坡知多少? n n n 新加坡的民族類多,與美國的「民族大融合爐 」形成方式有何不同? 東南亞國家中,國民所得最高與最富有的國家 均是汶萊嗎?那新加坡呢? 新加坡最主要的語言是什麼? 為什麼新加坡會訂立較其他東南亞國家嚴格的 法律? 新加坡的法律裡,“不能吃口香糖”是於何時規 定的?他們在剛實行時,是否受到強烈反抗?
新加坡與口香糖 环境保护法令严格的代表。1992 年開始颁布进口及销 售口香糖的禁令。 n 原因: 1. 担心被人四處亂丟的口香糖殘渣会影响地铁和电梯的 操作。 2. 饱受口香糖残渣之苦的公众对口香糖表示反感。 3. 出于对维护花园城市清洁的考虑。 n 但是在新加坡吃口香糖并不属于犯法的行为,政府对 此没有任何明文规定,只要买得到便可以尽情享用。 n 走私口香糖將被處以一年的监禁和最高达 1万美元的罚 款(少量携带不算)。游客能带一些供自己食用。 n
新加坡 服務全世界 人才磁鐵、財富必經之地 這個人口比大台北地區還要少的城邦國度, 每天在想的,就是如何服務全世界。 即使小,新加坡依舊無可替代。 因為它懂得如何爭取全球腦袋、深入全球口袋。 n 提升別人 才能造就自己 n 注入資金 與窮國富國分享成功經驗 n 新航&機場 要讓全世界留下最好的印象 n 廣納菁英 新加坡要做區域人才中心 n 無可取代 新加坡要幫全世界管錢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第 373期
新加坡的經濟發展 新加坡的市容整潔,有「花園都市」的美譽, 是為亞太經貿營運中心。 n 小島國成功原因:「堅持遠見、整體規劃」。 n 重視配套與質量控制的規劃,相對於臺灣都市 不當與畸形的發展,新加坡的經驗為一個很好 的思考起點。 n
02新加坡地 圖 (Map, with MRT lines and key attractions) 圖片來源:Wikitravel: Singapore/檢索日期: 2010/03/18
03新加坡國歌 Majulah Singapura (前進吧, 新加坡) 原文歌詞 Mari kita rakyat Singapura Sama-sama menuju bahagia. Cita-cita kita yang mulia, Berjaya Singapura! Marilah kita bersatu, Dengan semangat yang baru. Semua kita berseru, Majulah Singapura, Majulah Singapura! 中文翻譯 來吧 新加坡人民 讓我們共同向幸福邁進 我們崇高的理想 要使新加坡成功 來吧 讓我們以新的精神團結在一起 我們齊聲歡呼 前進吧 新加坡 來吧讓我們以新的精神團結在一起 我們齊聲歡呼 前進吧 新加坡
04新加坡檔案 Singapore vs. Taiwan 新加坡 Republic of Singapore Ø約 660 km 2 (約台灣的 0. 02倍大 --花蓮縣萬榮鄉 ) Ø人口約 470萬 (UN, 2009) Ø「新加坡」在梵語中意思 為獅子街。 圖片來源:Google地圖資料 / 2010/04/12
新加坡國旗 n n n 為加入馬來亞聯邦前的旗幟。 紅色代表所有國民與人類的 紅色 平等。 白色代表真誠。 白色 五顆星象徵自由、和平、進 五顆星 步、平等及公正。 新月象徵朝著五顆星所示的 新月 目標不停地前進。 資料來源:森重民造《世界的國旗》(1994,台北:笛藤出版圖書有限公司。)
05新加坡簡史 (古稱: 淡馬錫 Temasik) 1824 • 成為英國殖民地 1942 • 被日本佔領 1945 • 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投降,英國重新殖民 1963 • 加入馬來亞聯邦,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 1963 • 退出馬來亞聯邦,8月9日獨立成為新加坡共和國 從前 • 全國人口增長主要依靠外來移民 後來 • 禁止大批移民入境,人口增長主要為自然增長
新加坡獨立後首任總理 (Lee Kuan Yew, 1923/09/16~ ) n 任期: 1959/06/03~1990/11/26 n 李光耀 資料與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李光耀”詞條/檢索日期: 2010/04/12
李光耀全家福 資料出處:何炳彪《茶陽之聲》第 36期( 2004. 12)新加坡廣東大埔同鄉會(客家人)
《李光耀回憶錄》序言摘要 n 這本書並非正式的歷史記載,而是我生 長的地方─新加坡的故事。 n 期間經歷英國殖民 統治下的寧靜歲月、 戰爭帶來的震驚、日本佔領 時期的悲慘 日子、共產黨 反對英國人回來而引發的 造反和恐怖行動 、馬來西亞 期間的種 族暴亂和威嚇,以及新加坡獨立 的風險。
《李光耀回憶錄》序言摘要 n 一個沒有天然資源的彈丸小國,怎麼同 它的天然腹地分隔開來,並且在東南亞 民族主義新興國家的冷酷世界裡求存? n 新加坡曾經是,現在也還是那麼脆弱。 當時我們面對種種危險,差點兒就一蹶 不振。最重要的是,我希望他們了解廉 潔和有效率的政府、社會秩序、個人 安全、經濟和社會發展 等等,都得來不 易
《李光耀回憶錄》內文摘要(頁247) n 我必須採取一個立場,使共產黨人不能 責罵我是個沒有文化的中國佬。 n 如果我在這個課題上走錯一步,就會敗 在他們手裡。 n 如果他們能夠證明我喜歡以英語而不 是華語 作為學校主要的教學媒介語, 那麼,雖然不是不可能,但我就很難使 說華語或方言的社群恢復對我的尊敬和 支持。
《李光耀回憶錄》內文摘要(頁717) n 我從來沒有這麼悲傷過。分家成了事實, 我辜負了馬來亞、沙巴和沙勞越許許多 多的人。他們響應我們的號召,主張成 立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 n 我接受分家,使他們失望。內疚使我情 不自禁地痛哭起來。這是我痛苦的時刻。 n 在華人區,商人則放鞭炮,慶祝不會再 受到種族壓迫。 ~宣布獨立~
新加坡獨立宣言 馬來西亞分手宣言 自由與獨立永遠是人民的神 聖權利……我,李光耀,以 新加坡總理的名義,代表新 加坡人民政府,宣布從 1965 年 8月9日起,在自由、正義、 公平的原則下,新加坡將永 遠是一個自主、獨立與民主 的國家,我們誓將在一個更 公平、更合理的社會裡,永 遠為人民大眾謀求幸福和快 樂。 奉大仁大慈真主之命。願真 主、宇宙的主宰,得到頌讚 ……余,馬來西亞首相東姑 阿都拉曼,獲馬來西亞最高 元首批准,謹此昭示,由 1965年 8月9日起,新加坡不 再是馬來西亞的一個州,它 將永遠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 邦國,從此脫離並不再依賴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政府承 認目前的新加坡政府是獨立 自主的政府,並將本著友好 的精神與之合作。
新加坡第二任總理 (Goh Chok Tong, 1941/05/20~ ) n 任期: 1990/11/26~2004/08/12 n 吳作棟 前任: 李光耀 新加坡總理 (1990~2004) 繼任: 李顯龍 前任: 李光耀 國務資政 (2004~ ) 繼任: 任期中 資料與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吳作棟”詞條/檢索日期: 2010/04/12
新加坡現任總理 (Lee Hsien Loong, 1952/02/10~ ) n 任期: 2004/08/12~迄今 n 李光耀長子 n 李顯龍 年薪 o 2008年— 376萬新元 o 2009年— 304萬新元(約201萬 美元,6814萬新台幣)為美國 前總統布希年薪(40萬美元) 的五倍!日本前首相小泉年 薪的八倍! 資料與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李顯龍”詞條/檢索日期: 2010/04/12
新加坡高薪養廉政策 Policy of “High Salary, High Honesty” 1994年開始,新加坡政府提出「高薪養廉」政策,主 張給政府高階官員和企業家一樣高的薪水,這樣好人 才才願意棄商從政,薪水高,就不會想要貪污 。 n 新加坡的國家競爭力,一直保持領先,2007年洛桑國 新加坡的國家競爭力報告裡,新加坡的政府效能部份,僅次於香 港,位居世界第二;至於台灣,則是全球第 24名。政 位居世界第二 府效能高,政策執行力當然就事半功倍。 n 2009年,人力資源研究及分析機構(ECA International) 公佈最新調查 結果,亞洲人最愛的海外 作據點,前 亞洲人最愛的海外 作據點 兩名分別是新加坡及澳洲雪梨;台北在全球超過400個 新加坡 受調城市中,排名第 56。 n
06新加坡語言 n 國語為馬來語,行政機關用英語。 n 官方語言:漢語、馬來語、泰米爾語和英語。 n 小學把這四種語言都作為教學用語,但中等和高等學 校主要用英語授課。 資料來源:趙錦元、戴佩麗《世界民族通覽》(2000。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06新加坡語言 n 作為國語的馬來語未在全國通行。 實際上大多數華人不通馬來語,馬來人和印度人也不 懂漢語。 n 華人在日常生中廣泛使用閩南話、廣東話、客家話和 海南話等南方方言。 n 華人中精通英語的占 10%,精通馬來語的的只有幾萬 人。大多數華人都在華人辦的學校學習。 n 馬來人講馬來語,大多數馬來人在學校裡也用馬來語 教學,但使用英語的情況不如其他民族。 n 資料來源:趙錦元、戴佩麗《世界民族通覽》(2000。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新加坡的語言政策 壹、新加坡的社會的特徵與流變 貳、多種語文的傳統與英文的特殊地位 參、由自治政府邁向獨立建國 肆、華族的方言流行與華語的推崇 伍、多元語言的新興國家 陸、李光耀有關語言政策的看法 (《李光耀回憶錄》頁241 -258) 柒、新加坡雙語政策的意涵 捌、新加坡語言政策可供台灣參考借鏡之處 玖、結論與析評
語言政策的演進 Process of Language Policy 英國殖民時期 (1819 -1959) (1)官方語言:英語、馬來語 (2)對各方言教育採不干涉政策 (3)實施免費的小學教育,以各種族 母語為教學用語 ◎1959新加坡自治
人民行動黨執政時期 (1959 -1965) (1)官方語言:馬來語、英語、華 語、泰米爾語 (2)1959各黨派華文教育報告書: 雙語政策 ◎1965年獨立
雙語政策推行時期 (1965 -1979) (1) 雙語政策實行成效 A. 馬來語的象徵 B. 英語的優勢地位 新加坡英語學校與華語學校學生數 比例 C. 華語的使用價值 新加坡的民族與語言分類表 (2) 1979年說華語運動 Campaign) (Speak Mandarin
教育制度改制時期 (1979 -) (1) 1979年說華語運動 A. 目標 例 新加坡種族 5歲以上家中用語使用比 B. 影響 (2) 教育分流制度
新加坡小學分流課程 n n n n 一年學前教育、小一至小四是基礎階段、小五至小六定向階段。 授課內容:英語、數學、科學、母語(4門主課)、音樂、美術、 公民、健康、社會、體育。 小學四年級末有分流考試:EM 1、EM 2、EM 3。 EM 1和EM 2的學生修讀4門主課。 EM 1源流學生可以選修高級母語(Higher Mother Tongue)。 EM 3源流學生修讀英語、基本母語與數學。 大多數學生進入EM 2源流,大約10%成績優異的學生能夠進入 EM 1源流,還有一部份成績較差的學生進入EM 3源流。 小學六年級末所有小學生必須參加小學生離校考試(Primary Student Leaving Examination,PSLE),考試包括 4門主課,根 據考試成績學生將可以進入不同的學校,選修不同的課程。
07新加坡文字 n 書面語方面,有人使用拉丁字母的馬來文(盧米 爾文),也有人仍使用阿拉伯字母的馬來文,並 有泰米爾語學校,但大部分仍用英語,他們精 通英語的人數比該島人任何別的民族都多。 資料來源:趙錦元、戴佩麗《世界民族通覽》(2000。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泰米爾文字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泰米爾文章加拉丁文轉寫和中文 翻譯 中文翻譯: 老師進了課堂,他一進去,學生就起來了,只有瓦拉彎沒有起來,他繼續和站 在他旁邊的尕尼磨日聊天。我本來就警告過他。
08新加坡宗教 n 新加坡的宗教信仰十分複雜,世界三大 宗教在這裡都有信徒。 n 華人大部分信奉佛教,少數信奉基督教。 n 馬來人信奉伊斯蘭教屬遜尼派。 n 印度人大多信奉印度教,少數信奉伊斯 蘭教,並有人信奉錫克教和基督教。
09新加坡身分證 n 尚無資料
10新加坡民族 n 新加坡是多民族國家,境內有20多個民族的居民。 n 以華、印、馬三大族為主。此外,還有為數不多的阿 拉伯人、蘇格蘭人、荷蘭人、阿富汗人、猶太人、菲 律賓、緬甸人等。 民族 人口 分佈地 華人 228萬 (76. 1% ) 新加坡 馬來人(Malayans) 45萬 15% 印度人 新加坡 有66%是泰米爾人,20%是其他 新加坡 操達羅毗荼語的人,其餘的是北 印度移民的後裔。
峇峇、娘惹 (土生華人) n 馬来语 中, Peranakan(土生華人)形容外來移民(主要是 中國明朝或以前移民到東南亞的華人,大部分的原籍 是中國福建或廣東潮汕地區)與當地女子所生的後代, 也就是「僑生」。此一族群最大的特色,就是他們 既 保留了原來族群的傳統,又深受東南亞文化的影響, 逐漸形成獨特的綜合文化。 逐漸形成獨特的綜合文化 n 此一族群的男性稱峇峇(Baba),女性稱娘惹(Nyonya)。 數百年前可見於馬來西亞、新加坡或印尼,目前則大 多見於馬來西亞的馬六甲。 n 現今,人們會將這一群「土生華人」與清朝或以後從 中國移民來的「新客」做區別。
《小娘惹》(The Little Nyonya) 2008年新加坡新傳媒 8頻道台慶劇。 n 敘述土生家族中不同年代的娘惹故事,時間背景从20 世紀30年代展开,横跨 70年,直到现 代。 n 全劇電視劇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及檳城拍攝。 n http: //littlenyonya. mediacorptv. sg/index. htm (官方網站) n
新加坡的國族建構成為舉世典範 n 做為一種象徵性(symbolic)和感情上(affective)組織力量的 種族(ethnicity),對住在某一國度的人民而言,有賦予種 族認同和社群(共同體)認同的作用。 n 新加坡種族的互動與關係,固然有民間社會人民自動自 發、透過日常生活而展開與形塑的絕大部分,更有政治 國家(政府)經由政策落實而強制貫徹(imposition)的較小 一部份。 n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的政策是推行多元的文化民主之原則, 也是凝聚不同種族為國家建造(nation building)不可或缺 的意識型態、或立國精神。
愛國歌曲(歌詞) 《One People, One Nation, One Singapore》 We've built a nation with our hands The toil of people from a dozen lands Strangers when we first began, now we're Singaporean Let's reach out for Singapore, join our hands forevermore One people, one nation, one Singapore That's the way that we will be forevermore Every creed and every race, has its role and has its place One people, one nation, one Singapore And when the time comes for the test Our vigilance will never rest We'll be united, hand in hand We'll show the world just where we stand And reach out for Singapore, join our hands forevermore One people, one nation, one Singapore
11新加坡文學獎: 1992年創立,每兩年評選一次,由新 新加坡文學獎 加坡國家書籍發展理事會主辦,國家藝術理事會贊助, 最初只頒獎給未出版的英文作品,如此稱呼為「新加 最初只頒獎給未出版的英文作品, 坡文學獎」,一直受到很大的爭議。 n 2004年修改頒獎條例,分成 4個語種--華文、英文、 個語種 馬來文、泰米爾文頒獎。 n 新加坡《聯合早報》論社:如此才是較準確的確認新 加坡文學的多元組成。 n
12新加坡錢幣 n 1美元(USD)= 33. 77台幣(TWD) n 1美元(USD) = 1. 5146新元(SGD) n 1新元(SGD)= 22. 296台幣(TWD)
13新加坡文化 歐威爾式的集權國家再現:一個「fine country」,即 是「良好的 」或「好罰的 」國家。 n 亂丟垃圾、任意穿越馬路、禁煙區吸煙、隨地吐痰、 在捷運上飲食、未繫安全帶、忘了沖馬桶等均要受罰, 罰金 500至 1000美元。計程車時速超過55公里,就會閃 燈或警鈴,警方便據此逮捕司機。有些外國人笑稱這 座整齊的城邦為「死刑伺候的迪士尼樂園」 。 n 亂丟垃圾者被抓到,將判處「矯正勞動」。記者有時 會拍下這些違規者的相片登在報上。近幾年,公共電 梯內皆裝有阿摩尼亞偵測器,以防有人在電梯裡尿尿, 另外還有隱藏式照相機同時拍照存證。 n
13新加坡文化 n 城市的遠見:城市花園--新加坡。 城市花園--新加坡 n 新加坡這個地狹人稠的小國家,在政治與經濟上的表 現是有目共睹的。短短的四十年間,新加坡由一個百 廢待舉的殖民地,脫胎換骨成為亞洲營運中心,其中 最寶貴的經驗法則就是「堅持遠見,整體規劃 」。 n 新加坡的整體規劃注重配套與質量的控制,相對於台 灣都市空間不當與畸形發展,新加坡的經驗不失為一 個很好的思考起點。
13新加坡文化 n 《新新關係》:馬來西亞柔佛 州新山人如何看新加坡。 n 新 山 這個城市,與其說是馬來 西亞的邊陲,倒不如說是新加 坡的腹地。不是金融商業的中 心,能提供的只是一些週邊服 務業。文化?嗯…賺錢的文化, 人民拼命地往淘金區鑽,留下 來的只是空城。新山的天空太 小,留不住在慾海浮沈的的子 民。那吉隆坡呢?對我們而言, 只是個陌生的首府。~黃 書 琪 ( 大新聞畢業, 來西亞柔 政 馬 佛州新山人) 吐司 作室製作
13新加坡文化 n 梁智強系列電影:《錢不夠 用》、《小孩不笨》、《 小孩不笨 2》、《跑吧孩子》。 n 梁智強在表演、導演、唱歌、歌詞創作、電影制作和 劇本創作上都頗有天賦。1999年梁獲得新加坡傳媒公 司紅星大獎終生成就獎。2004年的作品《跑吧!孩子 》是首部獲得國際電影大獎的新加坡電影,同時包括 2003年伊朗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導演在內的共 6個國 際獎項。
14新加坡參考資料 n 影片: 1. 小孩不笨 2. 公共電視《城市的遠見(第三集):城市花園新加坡》(2002。台北:公共電視。)60分鐘。 n 著作: 1. 顏清湟〔澳〕《新馬華人社會史》(1991。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 2. Alexandra Kett∕著,劉文讚∕譯《世界公民護照‧新加坡》(1999。臺北市:經典傳訊文化 。) 3. 李光耀《李光耀回憶錄(1923~ 1965)》(1998。台北:世界書局。) 4. 林遠輝、張應龍著《新加坡、馬來西亞華僑史》(1991。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5. 崔貴強《新馬華人國家認同的轉向(1945~ 1959)》(1989。福建:廈門大學出版。) 6. 陳嘉榮《新新關系:看新山人如何新加坡》(2001。馬來西亞:大將事業社。) 7. 麥留芳《方言群認同—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法則》(1985。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8. 蘇菲《戰後二十年新馬華文小說研究》(1991。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9. 許麗雯《菲律賓‧新加坡》(1997。台北:縱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0. 洪鎌德〈新加坡的種族問題與政府的族群政策〉《族群政治與政策》(1997。台北:前衛。) 11. 洪鎌德《新加坡學 = Singapore》(1994。臺北:揚智文化。) 12. 王潤華《熱帶雨林與殖民地》( 1999。新加坡:新加坡作家協會。 )
新加坡研究 Singapore Studies 施正鋒 籍貫:台灣 學歷:台大農業經濟系、美國愛荷華州立大 學政治系碩士、俄亥俄州立大學政治系博士 Ø 經歷: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ace Studies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Association Managing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兼任副教授、 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系主任、台灣文化學 院 *兼任副教授、中山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兼 任副研究員、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兼任教授。 現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Ø 研究領 域:比較外交政策、國際政治經濟、族 群政治 Ø Ø http: //mail. tku. edu. tw/cfshih/
新加坡研究 Singapore Studies 洪鎌德 籍貫:台灣新竹 Ø 學歷:台大政治系畢業,維也納大學政治學博士 Ø 經歷: 任教慕尼黑大學、 洋大學、 加坡大 曾 南 新 學, 任北大、 旦、 門、 民大學等中國七 擔 復 廈 人 所大學客座、 譽、 問教授。 佛、 大( 克 榮 顧 哈 加 柏 萊) 倫敦政經學院等訪問學人。 任台灣大學 、 現 教授,並任淡江、輔仁、東吳兼課 Ø 研究領域:新馬克思主義、古典社會學理論、社 會科學方法論、政治經濟學 Ø http: //mail. tku. edu. tw/cfshih/
15問題與討論 o 對新加坡的城市規畫有何想法? o 試論新加坡語言政策的利與弊。 o 相較於台灣,新加坡是否也會走向方言復興的趨勢 ? o 教育語言不等同於 作語言時,母語保存的前瞻性 ? o (以台灣、新加坡為例作比較)
9c310272c097bcd460957045d54f4af6.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