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0cdde207168639a699552d8493f0d6.ppt
- Количество слайдов: 70
福克蘭之戰 英國vs阿根廷 1982
題綱 • • 歷史背景 戰場 戰鬥序列 計劃 大事紀要 重要事件之分析 經驗教訓
參考資料 Arend, Anthony C. and Alberto R. Coll, 福克蘭群島 Bost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1985. Beck, Peter. “Whose Island story? ” 今日歷史, Feb 1989. Eddy, Paul. 福克蘭之戰全紀錄, 1982. Freedman, Lawrence. 英國與福克蘭之戰.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British History. 1988. Hastings Max and Simon Jenkins. 福克蘭之戰. 1983.
參考資料 (續. . . ) • 福克蘭軍械大觀. Blandford Press. 1985. • 福島之戰. Thorn EMI Video. • 福克蘭南方特遣對. Home Vision Video.
衝突背後的歷史
歷史 • 發現該島群 • 移民 - 英國 - 法國 - 西班牙
歷史回顧 • 重要事件 - 西班牙撤離 - 阿根廷獨立 -美國介入 - 英國佔領
歷史回顧 • 阿根廷宣稱 Prior to United Nations: 1) Never relinquished claims on the islands. 2) Demarcation Line of 1494. 3) Inheritance of Sovereignty. 4) Rights under occupation and settlement. After United Nations: 1) British took the islands by force. 2) The islands were part of the Argentine coast. 3) Security threat from the British possession of the islands. 4) Great Britain maintaining a colonial possession
History • British Claims Prior to United Nations: 1) Discovery of the Island 2) Never relinquished claim to the islands. 3) Never recognized the Buenos Aires government claim on the islands. 4) Islands were abandoned in 1833. After United Nations: 1) UN Charter - The rights of self-determination. 2) Doctrine of Prescription.
History • 國際法 • 阿根廷觀點 • 英國觀點 • 國際社會
戰場
地形概述 • • 4, 700 平方哩 地形起伏, 無樹之泥煤土質 東西有岩峰 最大標高 2000 呎
水文 • • • 機動空間寬闊 福克蘭灣內機動受限 可資掩蔽之海灘多 灘底土質適於登陸 潮流適合 LCU 作業
地形要點 • 機場 – 史坦利港 – 小石島 – 鵝綠 • 史坦利港四周高地 • 聖卡羅斯四周高地
障礙 • 無阻止步兵之天然障礙 • 車輛行駛困難 • 直昇機任何地方均可著陸
隱蔽與掩蔽 • 地形起伏 • 無植物 • 山脊掩蔽地面及空中運動
接近路線 • 道路網不良 • 均可越野 • 山脊形成東西向接近路線
天候 • • • 為南半球之冬季 零下氣溫 無降水 作戰期間晴朗 海象惡劣
戰鬥序列
英國海軍 • • 兩艘航母, 荷姆斯號及無敵號 32 艘各型巡防艦及驅逐艦 6 艘潛艦 8 艘登陸艦 12 艘人員艦 8 艘補給艦 18 艘支援艦 21 艘油艦
船艦 雪菲爾號
戰機 • 1 架火神式轟炸機 • 40 架海獵應戰機 • 各型直昇機, 以中型通用機居多
戰機 海獵應
英國地面部隊 • • • 地面部隊指揮官, 皇家陸戰隊少將 吉瑞米·摩爾 總兵力 3, 500 人 第 3突擊兵旅, 旅長 朱利安·湯普生准將 第 5 步兵旅, 旅長安東尼·威爾森准將
英國裝備 • • 蠍式輕戰車4輛 (主砲口徑 76公厘) Scimitar 型輕戰車4輛 (30公厘機砲) 英式 105公釐輕榴砲 18門 義式 56 型105公厘山砲 6門 Rapier 防空飛彈 吹管世肩射防空飛彈 米蘭反戰車飛彈 AIM-9 L 響尾蛇飛彈
車輛 蠍式
阿根廷海軍 • 並未擔任要角
阿根廷空軍 • • • 幻象 III型戰機 43架 天鷹式戰機 68架 超級軍旗戰機 10架 C-130 Pucara 地面攻擊機
Aircraft A 4 Sky Hawk
飛彈 飛魚反艦飛彈
東福克蘭地面部隊 • 史坦利港 • 在防空掩護下之六個步兵團 – 30 x 105 mm, 4 x 155 mm – 12 食人魚甲車 – 8, 400 troops • 鵝綠 • 在防空掩護下之兩個步兵團 – 3 x 105 mm – 1, 200
西福克蘭之地面部隊 • 霍華港 • 步兵團 1,2兵連﹝ 欠﹞ – 788 • 狐灣 • 步兵團 1,2兵連﹝ 欠﹞ • 889
裝備 • • • AML-90 輕裝甲車 (90 mm) AAV-7 履帶登陸車 法製 50型155榴砲 飛魚反艦飛彈 AIM-9 L 響尾蛇空對空飛彈
車輛 AAVP 7
戰略及作戰計劃
阿根廷的假定事項 • • • 英國無意真正奪取福克蘭 美國無支持阿根廷而保持中立 第三世界國家在聯合國支持阿根廷 OAS 無支持阿根廷 入侵者使阿根廷團結起來
阿根廷之戰略計劃 • 以奇襲防止增援 • 避免平民傷亡 • 遊說 UN 及 OAS支持
阿根廷作戰計劃 • 於木地布魯克( Moody Brook)以兩棲突 擊消滅或俘盧英陸戰隊 • 奪取史坦利港 • 守住機場港口 • 建立前進機場(備援) • 綿密哨戒
英軍之假定事項 • 阿根廷不敢輕啟戰端 • 英國艦隊有絕對優勢
英國戰略計劃 • 儘速出動艦隊施加壓力, 展現決心 • 於 UN 及 EEC 爭取同情 • 運用經濟制裁
外交戰 • 安理會第 502 號決議 – 要求阿根廷撤軍 – 外交折衝取代兵戎相見 • EEC 同意經濟制裁 • OAS 拒絕支持阿根廷
英作戰計劃 • 儘早部署特遣隊 • 於亞森松群島( Ascencion Islands)進行 預演的再裝載 • 200 浬經濟海域 • 建立登陸條件 – 海優 – 空優
外交失敗 • 美國務卿海格穿梭外交 – 撤軍 – 過渡行政處理 – 長期性解決 • 祕魯提出的建議 – 與海格同 • 美國最終仍提供英國情報及後勤支援
PERMA • Plan(計劃), Embark(裝載), Rehearse( 預演), Movement(運動), Assault(突擊) • 裝載前計劃尚未開始 • 任務編組未依作戰目的及行動所需 • 行政與戰術裝載
英作戰計劃 • 奪取南喬治亞島( South Georgia Island) • 於封鎖海域建立海、空優 • 突襲奪佔福克蘭島
英戰術計劃 • 選定三個可能登陸位置 – 史帝威利灣(Steveley Bay) – 西福克蘭 – 聖卡羅斯 – 史坦利附近之 Berkeley 灣
史帝威利灣 優點 • 敵防禦薄弱或甚至無 防禦 • 可於近岸建立機場 缺點 • 須額外裝在及下卸
聖卡羅斯 優點 • 抵抗小或無抵抗 • 有灘頭可提供後勤支 援 • 有鑑對守護 缺點 • 距史坦利港較遠
Berkeley Sound 優點 達成任務最迅速 地面運動較短 缺點 • 防務堅強 • 所有補給均依賴海上
Sequence of Key Events • • 2 Apr - Argentine invasion 5 Apr - Carrier Group sails 25 Apr - South Georgia recaptured 1 May - SAS, SBS, NGF, and air raids 2 May - General Belgrano sunk 4 May - Sheffield sunk 14 May - SAS raid on Pebble Island
Sequence of Key Events (cont. . . ) • 21 May - Landing at Port Carlos • 28 May - Battle of Goose Green • 11 Jun - Battles of Mount Longdon, Mount Harriet, and Two Sisters • 12 Jun - Battles of Tumbledown Mountain and Wireless Ridge • 14 Jun - Argentineans surrender Port Stanley
評析
Bottom Line • 英軍訓練精良, 領導統御卓, 越戰場狀況監 控良好及堅定意志, 使其能奔襲 8000哩, 在 不毛之地徒步行軍70哩, 仍擊潰四倍兵力 之敵.
Bottom Line • 阿根廷未能奪得主動權, 只有任由英軍掌 握整個作戰地區.
結語 • • 裝備相近 阿軍有以逸代勞之利 英軍兵力較少 阿軍握有整個作戰的重心, 史坦利港
評析 • • 英方較能掌握戰術狀況 整合戰力足以擊潰阿軍 後勤有重點(阻敵與保障自己) 隨時爭取主動
評析 • 阿根廷未能在適當時機採取決定性行動. • 未能運用聯合兵種. • 領導失當, 士兵戰鬥意志低落.
評析 • • 未能於聖卡羅斯切斷敵補給線 未有效運用海軍 未形成重點 將主動權拱手讓與英軍
補充分析 • • • 海獵鷹轟炸史坦利 貝爾格蘭號沉沒 Exocet and the H. M. S. Sheffield Aviation locations Actions at San Carlos Engagement at Goose Green Air raid at Fitzroy Mount Longdon Port Stanley falls
海獵鷹轟炸史坦利 • 完全沒有準備 • 防空砲兵全部失敗 • 攻擊後 • 極出色的欺敵計劃
貝爾格蘭號沉沒 • • 船隻並未完成戰備 船位於經濟海域範圍外 阿根廷人示威 兩國敵對無可避免
飛魚飛彈與雪菲爾號 • • 以超級軍旗號低空攻擊 海標飛彈無法接戰 2000呎以下目標 阿根廷曾以本國驅逐艦演練 知道而精研英軍戰術
陸航位置 • Mainland Argentina, Port Stanley, Goose Green, Darwin • Only Pucaras could occupy air strips on the Falklands • Lack coordination on attacks, piecemeal
於聖卡羅斯之行動 • 建立了最低線之防衛, 一個排瞰制 • 無法對入侵部隊展開協調性逆襲 • 常市從空中去打擊登陸但英軍已完成灘 頭堡之建立
鵝綠 • 阿根廷可行砲兵集火 • 空攻失敗 • 奮勇抵抗空中攻擊, 使英軍幾難以為繼, 但 因為實施逆襲而功敗垂成. • 士兵經驗不足, 戰志不甚高昂
於費哲瑞之空攻 • • 英軍強攻 使登陸艦隊頓失空中掩護 有一個建立強力一級之機會 炸彈在Sir Galahad引爆
朗登高地 • 夜視裝備成為勝敗關鍵 • 未能實施逆襲 • 朗登高地終被英軍奪取
史坦利港失陷 • 其他各山頭相當有系統地逐一失陷 • 未能有效運用朗登(Longdon), 係阿根廷的 敗筆 • 史坦利港守是投降
經驗教訓
經驗教訓 • 拿破崙: 「戰爭中士氣高昂的一方, 可以以 一抵三」. • 卓越的領導, 素質高的部隊, 可以克服數量 與科技的弱點. • 若不實施逆襲, 再堅強的防禦也會被攻破. • 一種僅針對一個敵人設計的準則是不能 應對所有狀況的.
ce0cdde207168639a699552d8493f0d6.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