Скачать презентацию 手足口病 重症病例临床诊治要点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 蒋荣猛 Email ww 6424 j gmail Скачать презентацию 手足口病 重症病例临床诊治要点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 蒋荣猛 Email ww 6424 j gmail

30fdb5b5965f105d3fe2921bf3e56a9f.ppt

  • Количество слайдов: 26

手足口病 重症病例临床诊治要点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 蒋荣猛 Email: ww 6424 j@gmail. com 手足口病 重症病例临床诊治要点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 蒋荣猛 Email: ww 6424 [email protected] com

关键词:神经源性肺水肿 颅内压 交感神经兴奋 体循环血量多进入阻力更低的肺循环内 肺毛细血管及肺泡损伤,使其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浆蛋白 外渗,加重肺水肿 • 治疗困难,病死率高(60%~ 100%)。 • • 2 关键词:神经源性肺水肿 颅内压 交感神经兴奋 体循环血量多进入阻力更低的肺循环内 肺毛细血管及肺泡损伤,使其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浆蛋白 外渗,加重肺水肿 • 治疗困难,病死率高(60%~ 100%)。 • • 2

内地临床分期 • • • 第 1期(手足口出疹期) 第 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 第 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第 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 第 5期(恢复期) 内地临床分期 • • • 第 1期(手足口出疹期) 第 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 第 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第 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 第 5期(恢复期)

第 1期(手足口出疹期) • 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 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 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个别病例可无皮疹 •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 数病例在此期痊愈 第 1期(手足口出疹期) • 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 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 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个别病例可无皮疹 •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 数病例在此期痊愈

第 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 • 少数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 生在病程1 -5天内 • 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 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 直等 • 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 • 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 第 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 • 少数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 生在病程1 -5天内 • 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 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 直等 • 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 • 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 见异常 •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 多数病例可痊愈

第 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 • 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 纹、四肢发凉,血压升高 • 血糖升高 • 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 •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 • 第 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 • 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 纹、四肢发凉,血压升高 • 血糖升高 • 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 •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 • 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 死率的关键

第 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 •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 0 -3岁为主 • 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 呼吸急促, 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 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 • 亦有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 肿不明显,出现频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 第 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 •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 0 -3岁为主 • 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 呼吸急促, 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 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 • 亦有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 肿不明显,出现频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 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 • 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率较 高

第 5期(恢复期) • 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 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 • 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 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 第 5期(恢复期) • 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 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 • 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 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

手足口病的临床进展及分期 痊愈 痊愈 第 1期 第 2期 手足口出疹 期 神经系统 受累期 普通型 重型 痊愈 手足口病的临床进展及分期 痊愈 痊愈 第 1期 第 2期 手足口出疹 期 神经系统 受累期 普通型 重型 痊愈 第 3期 心肺功能衰 竭前期 危重型 死亡 第 4期 心肺功能 衰竭期 危重型 第 5期 恢复期 痊愈 或后 遗症

诊疗关键在于及时准确地甄别确 认第 2期、第 3期 • 2期是 3、4期发生的基础,阻断 2期向 3期、 3期向 4期发展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 从2期发展到 3期一般需要1天左右,偶尔在 诊疗关键在于及时准确地甄别确 认第 2期、第 3期 • 2期是 3、4期发生的基础,阻断 2期向 3期、 3期向 4期发展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 从2期发展到 3期一般需要1天左右,偶尔在 2天或以上 • 从3期发展到 4期有时仅需数小时,这数小 时也是救治的关键 10

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 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 退热效果不佳 • 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 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 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 若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 -40次/分( 按年龄),需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 • 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 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 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 退热效果不佳 • 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 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 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 若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 -40次/分( 按年龄),需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 • 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 花纹,心率增快(>140 -150次/分,按年 龄)、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

密切观察是及时发现重症的关键 • 为每一位患儿“量身订制”监测表 – 本病多见于小儿,多数无法准确主诉其症状, 查体不配合,密切监测的意义尤其重大 – 每位患者的病情不同,需要监测的指标及频率 也各不相同,要为每一位患儿“量身订制”监测 表 – 入院早期,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 8小时监测一次, 严重者可以每 密切观察是及时发现重症的关键 • 为每一位患儿“量身订制”监测表 – 本病多见于小儿,多数无法准确主诉其症状, 查体不配合,密切监测的意义尤其重大 – 每位患者的病情不同,需要监测的指标及频率 也各不相同,要为每一位患儿“量身订制”监测 表 – 入院早期,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 8小时监测一次, 严重者可以每 6小时、4小时甚至 2小时监测一次

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 可疑神经系统受累的病例应及早进行脑脊 液检查 • 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 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 并及时记录 – 重症手足口病病情发展快,少数患者预后不佳,但患者病情 的加重都有先兆,都有踪迹可循 – 通过严密监测可以及早发现重症病例,及时调整治疗,阻断 病情进展 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 可疑神经系统受累的病例应及早进行脑脊 液检查 • 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 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 并及时记录 – 重症手足口病病情发展快,少数患者预后不佳,但患者病情 的加重都有先兆,都有踪迹可循 – 通过严密监测可以及早发现重症病例,及时调整治疗,阻断 病情进展 13

治疗要点 • 第 1期: – 无须住院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 门诊医生要告知患儿家长细心观察,一旦出现 EV 71感染重症病例的早期表现,应当立即就 诊。 治疗要点 • 第 1期: – 无须住院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 门诊医生要告知患儿家长细心观察,一旦出现 EV 71感染重症病例的早期表现,应当立即就 诊。

一般治疗 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药物及物理降温退热; 保持患儿安静; 惊厥病例使用地西泮、咪达唑仑、苯巴比 妥等抗惊厥; • 吸氧,保持气道通畅; • 注意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 • 一般治疗 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药物及物理降温退热; 保持患儿安静; 惊厥病例使用地西泮、咪达唑仑、苯巴比 妥等抗惊厥; • 吸氧,保持气道通畅; • 注意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 •

治疗要点 • 第 2期: – 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利尿剂降低颅内高压; – 适当控制液体入量; • 生理需要量 60 -80 ml/(kg·d),建议匀速给予, 即 治疗要点 • 第 2期: – 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利尿剂降低颅内高压; – 适当控制液体入量; • 生理需要量 60 -80 ml/(kg·d),建议匀速给予, 即 2. 5 -3. 3 ml/(kg·h) – 丙种球蛋白; – 密切观察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及四肢皮肤 温度变化等可能发展为危重型的高危因素,尤 其是 3岁以内、病程5天以内的病例。

治疗要点 • 第 3期: – 应收入ICU治疗。 – 在第 2期治疗基础上,及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如米力农、酚妥拉明等,同时给予氧疗和呼吸 支持。 – 酌情应用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不建议预 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治疗要点 • 第 3期: – 应收入ICU治疗。 – 在第 2期治疗基础上,及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如米力农、酚妥拉明等,同时给予氧疗和呼吸 支持。 – 酌情应用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不建议预 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 丙种球蛋白: 1. 0 g/(kg·d)(连续应用 2天) • 糖皮质激素:甲基泼尼松龙 1 -2 mg/(kg·d),氢 化可的松 3 -5 mg/(kg·d),地塞米松 0. 2 -0. 5 mg/(kg·d)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 • 第 3期: – 常用米力农注射液:负荷量 50 -75μg /kg,维 持量 0. 25 -0. 75μg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 • 第 3期: – 常用米力农注射液:负荷量 50 -75μg /kg,维 持量 0. 25 -0. 75μg /(kg·min),一般使用 不超过72小时。 • 1支米力农 5 mg加生理盐水配成 50 ml,以 10 Kg体重儿 童为例,首剂10分钟内推入 5 ml(相当于50μg /kg) ,此后以 3 ml/h(相当于0. 5μg /kg/min)的速度泵 入。—— 5 mg/支 – 血压高者将血压控制在该年龄段严重高血压值 以下、正常血压以上,可用酚妥拉明1 -20μg/ (kg·min),或硝普钠 0. 5 -5μg/(kg·min) • 以 10 Kg体重儿童为例,酚妥拉明每支 10 mg,加生理

治疗要点 • 第 4期: – 在第 3期治疗基础上,及早应用呼吸机,进行 正压通气或高频通气。 – 肺水肿和肺出血病例,应适当增加呼气末正压 (PEEP);不宜频繁吸痰。 – 低血压休克患者可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 治疗要点 • 第 4期: – 在第 3期治疗基础上,及早应用呼吸机,进行 正压通气或高频通气。 – 肺水肿和肺出血病例,应适当增加呼气末正压 (PEEP);不宜频繁吸痰。 – 低血压休克患者可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 – 严重心肺功能衰竭病例,可考虑体外膜氧合治 疗。

第 4期液体疗法 • 休克病例在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同时,予生 理盐水 10 -20 ml/kg进行液体复苏,30分 钟内输入,此后可酌情补液,避免短期内 大量扩容。仍不能纠正者给予胶体液输注。 – 计算补液量时,可选择补液范围的最低量,保 证患儿不脱水 • 第 4期液体疗法 • 休克病例在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同时,予生 理盐水 10 -20 ml/kg进行液体复苏,30分 钟内输入,此后可酌情补液,避免短期内 大量扩容。仍不能纠正者给予胶体液输注。 – 计算补液量时,可选择补液范围的最低量,保 证患儿不脱水 •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中心静脉压(CVP )、有创动脉血压(ABP)、脉搏指数连 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指导补液。

第 4期: 尽可能升高血压! •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 – 多巴胺(5 -15μg /kg·min) – 多巴酚丁胺(2 -20μg /kg·min) – 第 4期: 尽可能升高血压! •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 – 多巴胺(5 -15μg /kg·min) – 多巴酚丁胺(2 -20μg /kg·min) – 肾上腺素(0. 05 -2μg/kg·min) – 去甲肾上腺素(0. 05 -2μg /kg·min) – 左西孟旦(起始以 12 -24μg /kg负荷剂量静注, 而后以 0. 1μg /kg·min维持) – 血管加压素(每 4小时静脉缓慢注射20μg /kg, 用药时间视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而定)

治疗要点 • 第 5期: – 给予支持疗法,促进各脏器功能恢复; – 肢体功能障碍者给予康复治疗; – 个别病例需长期机械通气治疗以维持生命。 治疗要点 • 第 5期: – 给予支持疗法,促进各脏器功能恢复; – 肢体功能障碍者给予康复治疗; – 个别病例需长期机械通气治疗以维持生命。

机械通气应用 • 机械通气时机 – (1)呼吸急促、减慢或节律改变; – (2)气道分泌物呈淡红色或血性; – (3)短期内肺部出现湿性啰音; – (4)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部渗出性病变; – (5)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 O 机械通气应用 • 机械通气时机 – (1)呼吸急促、减慢或节律改变; – (2)气道分泌物呈淡红色或血性; – (3)短期内肺部出现湿性啰音; – (4)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部渗出性病变; – (5)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 O 2)或动脉血 氧分压(Pa. O 2)明显下降; – (6)频繁抽搐伴深度昏迷; – (7)面色苍白、紫绀;血压下降。

小结 • 手足口病主要死因是神经源性肺水肿和神 经源性休克 • 及早发现和治疗重症可减少危重病例 • 对重症病例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可及早发现 危重病例 • 对危重病例及时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可降 低死亡率 小结 • 手足口病主要死因是神经源性肺水肿和神 经源性休克 • 及早发现和治疗重症可减少危重病例 • 对重症病例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可及早发现 危重病例 • 对危重病例及时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可降 低死亡率

北京地坛医院 北京地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