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cf1b1fb973d62b0a3a9767951946f8b.ppt
- Количество слайдов: 28
人类Y染色体的遗传特性 周 作 民 南京医科大学 生殖医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染色体的基本概念 一、正常人的染色体核型: 男性: 46, xy; 女性: 46, xx 二、染色体与遗传的关系:
Y染色体的结构特点 一、体细胞的Y染色体分带 1. Y染色体的形状指标: (1) 相对长度:即每一个染色体的长度与一套正 常的含有一个X染色体的单倍体染色体组长度 之比; (2) 着丝粒指数:用短臂的长度对染色体的长度 之比表示; (3) 臂比:用长臂与短臂的长度之比表示; 其中又以相对长度和着丝粒指数较为重要。
表1 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和着丝粒指数 染色体号码 相对长度 着丝粒指数 1 8. 44± 0. 433 48. 36± 1. 166 2 8. 02± 0. 397 39. 23± 1. 824 3 6. 83± 0. 315 46. 95± 1. 577 4 6. 30± 0. 284 29. 07± 1. 867 5 6. 08± 0. 305 29. 25± 1. 655 6 5. 90± 0. 264 39. 05± 1. 655 7 5. 36± 0. 271 39. 05± 1. 771 x 5. 12± 0. 261 40. 12± 2. 117 8 4. 93± 0. 261 34. 08± 1. 975 9 4. 80± 0. 244 35. 43± 2. 599 10 4. 59± 0. 221 33. 95± 2. 243 11 4. 61± 0. 227 40. 14± 2. 328 12 4. 66± 0. 212 30. 16± 2. 339 13 3. 74± 0. 236 17. 08± 3. 227 14 3. 56± 0. 229 18. 74± 3. 596 15 3. 46± 0. 214 20. 30± 3. 702 16 3. 36± 0. 183 41. 33± 2. 74 17 3. 25± 0. 189 33. 86± 2. 771 18 2. 93± 0. 164 30. 93± 3. 044 19 2. 67± 0. 174 46. 54± 2. 299 20 2. 56± 0. 165 45. 45± 2. 526 21 1. 90± 0. 170 30. 89± 5. 002 22 2. 04± 0. 182 30. 48± 4. 932 y 2. 15± 0. 137 27. 17± 3. 182
2. Y染色体的分带: 根据染色特性或功能,可对Y染色体进行区带 划分。 (1)染色分带法: Y染色体的短臂和长臂各只有一个区, Yp: Yp 11 Yq: Yq 11: Yq 11. 1 Yp 12 Yq 11. 2: Yq 11. 21 Yp 13: Yp 13. 1 Yq 11. 22 Yp 13. 2 Yq 11. 23 Yq 12 (2)7区分带法: 将Y染色体从短臂至长臂的非重组区域人为地 分为 7个区间(interval),Yp有4个区间,Yq有3 个区间, Yq的异染色质区为第 7区,每个区间又可 进一步细分,共可分为 43个亚区间
SRY ZFY MIC 2 TP 2 AMELY TPSY HY IL 9 R GCY AZFa (USP 9 Y , DBY) AZFb(YRRM 1) AZFd AZFc(DAZ)
二、精子染色体分析 1. 生精细胞染色体分析:实际分析的是处于分裂 阶段的生精细胞。 2. 体外受精后的染色体分析:将人精子与去透明 带仓鼠卵共同培养, 诱导有丝分裂后则可进行人 精子染色体的分析。 3. 用FISH方法也可对精子染色体进行单独分析。
Y染色体的基因组结构 一、染色体的基因组: 1. 是人类细胞全套遗传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 最基本的一套染色体及其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2. 单倍体人类基因组是由 3. 2× 109 bp的DNA组成,细胞 核基因组中 90%左右的DNA为程度不同的重复序列, 10%为单拷贝序列。 3. 含有5~ 10万个左右的基因。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构建每条染色体的遗传图谱、物理 图谱和序列图谱。 原计划 2003年完成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测定的目的, 已于2000年 6月提前完成。 进行Y染色体基因组研究,包括序列测定的主要机构 是Whitehead Institute/MIT。
1. 遗传图谱(Genetic map):又称连锁图谱linkage map)或遗传连锁图谱(genetic linkage map): (1)定义:指人类基因组内基因以及专一的多态性DNA 标记位置的图谱。表示同一条染色体的任意两点 的相对距离和位置关系,因此遗传图谱只能显示 标记的相对距离,长度单位用厘摩(centimorgan, c. M)表示,1 c. M约等于1000000碱基对的物理长度构。 (2)遗传图谱的意义: ①基因定位 ②分离和克隆新基因
2.物理图谱(Physical maps): (1) 定义:物理图谱则是把特异的DNA片段按实际的物 理位置进行排序,因为人类基因组有24种不同的 染色体(23种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所以完 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应该是 24种以线性结构形成 存在的DNA大分子物理图谱。 (2) 基于DNA序列标签(sequence-tagged-site, STS) 的物理图谱: ①定义:STS为随机地从人类基因组上选择出来的长度 在 200~ 300 bp左右的特异性短序列。 ②来源: a. 随机位点序列 b. 表达基因序列 c. 遗传标记序列
③研究现状: 目前全基因组中已知的STS达 3万多个,Y染色体 上只有376个。 在 1995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Y染色体基因图谱大 会上,部分学者提出了在一些区域上的STS图谱,如 在Yp的假性常染色质区列出了60个STS;AZFa区域图 谱,Yq 11. 23区域图谱等。
YRRM 1 DYS 7 E DYS 230 DYS 224 DYS 226 DYS 7 C DYS 233 DYS 232 DYS 1 DYS 236 DYS 237 DYS 238 DYS 240 DYS 239 DYS 247 Z 1
(3)STS缺失图谱: Vollrath 1992年构建了Y染色体的STS缺失图谱, 共列出 182个STS片段,为今后寻找Y染色体功能基因创 造了条件,近年来对于精子发生基因的研究多基于这一 图谱。 3. 序列图谱(sequence maps): (1)定义:将每条染色体的DNA序列测定出来,即为序 列图谱。 (2)序列图谱的构建的意义: ①从DNA的序列中,可以直接推出基因的结构,包括启 动子、外显子、内显子等。 ②已知基因的定位。 ③基因起源的研究。
Y染色体基因相关信息数据库 国际上的四大生物信息中心: u美国的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WCBT) u美国的基因组序列数据库(GSDB) u欧洲的分子生物实验室(EMBL) u日本的DNA数据库(DDBJ) Y染色体的相关信息,从这些机构可以获得: u. The Cambridge (UK) server : http//www. path. cam. ac. uk/ u. The london server: http//www. gene. ucl. ac. uk/ u. Tcambridge (USA) server: http//www. genome. wi. mit. edu/
有关Y染色体上STS、EST、Cp. G和细胞遗传信 息也可从以下综合数据库中获得: STS数据库(db. STS): http: //www. ncbi. nlm. nih. gov/db. STS EST数据库(db. EST): http: //www. ncbi. nlm. nih. gov/db. EST Cp. G岛数据库(Cp. G island datebase) http: //biomaster. uio. no/Cp. Gdb. html 细胞遗传图谱(cytogenetic maps) http: //gdbwww. gdb. org/
人类Y染色体的主要功能基因 Y染色体基因的特点: 1. 不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但与男性的特异功能有关 2. Y染色体上95%为非重组区,多数为非等位基因。 3. 基因的含量:Y染色体上约含 5. 9万Kb的DNA,其 中 60%位于其长臂(Yq)的异染色体区Yq 12;其短 臂(Yp)约含 1. 3 Kb DNA。预测Y染色体上共有 7117个基因;已克隆出的基因有200 多个;真正被确 定的只有50多个。
(一)睾丸发生相关基因: 1. H-Y抗原基因: 2. ZFY基因: 3. SRY基因: (二)精子发生相关基因: 1. 精子发生相关基因在Y染色体上的分布: Y染色体长臂三个区域内均存在AZF,分别称为 AZFa、AZFb和AZFc。1999年,Kent-First又提出了 AZFd的概念,认为在该区域内也有精子发生基因的 存在。
(1) AZFa的候选基因: AZFa位于Yq 11或7区分法的第 5 C/D区中, 大 小约 400 -600 Kb,目前在AZFa 区域中已发现 9个基因, 其中UPS 9 Y和DBY被认为是AZFa的重要候选成分。 ①USP 9 Y( 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9, Y chromosome) : 原 称 为 DFFRY( Drosophila fat factors related Y),位于Yq 11或 7区分段法的5 C/D区; 对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进行这些位点的检测, 发现了缺失的病例,均表现为无精子症。发生率较低 (1/143~ 1/576); 已发现一例患者的USP 9 Y有4个碱基 的丢失,伴有严重少精子症,提示USP 9 Y的点突变或 缺失也可能是精子发生障碍的病因。
②DBY(DEAD/H box polypeptide, Y chromosome): 位于Yq 11或 5 C/D中,其 5'端距USP 9 Y的3'端约有 DBY的缺失率为 4. 6%(8/173)。睾丸活检发现,单纯 DBY缺失的6例患者中,3例表现为唯支持细胞综合症, 另 3例为生精阻滞。检测这些患者的父亲和兄弟,均未 发现缺失情况。对小鼠体内Dby的缺失可导致小鼠精子 发生障碍,证明了DBY对生精的重要性。
(2) AZFb的候选成分: AZFb位Yq 11. 23区域,主要候选成分为RBM( RNA binding motif)基因,RBM是一组基因的总称, 其共同特点是表达蛋白上带有RNA结合位点,认为这 种蛋白参与RNA的形成、加 和翻译,RBM在 Y染 色体上也有多个拷贝,其中部分是假基因,位于 Yq 11. 23区域的YRRM 被认为是AZFb的重要候选成分。
(3) AZFc的候选成分: DAZ: 1995年,Reijo等人发现,已证明为AZF 最重要的候选成分。 (4) AZFd: 1999年 , Kent-First等 人 提 出 ; 位 于 AZFb和 AZFc之间; 精子发生障碍患者中的缺失率达到 5%, 占AZF缺失总数 的19. 6%, 至今为止尚未找到该区域内的AZF候选成分。
(5) TSPY(testis-specific protein, Y-edcoded): 位于Y染色体短臂上;用TSPY的抗血清检测,显 示TPSY主要出现于精原细胞阶段,TSPY的作用是参 与DNA的复制,也有报道,TSPY的表达可出现于精 子细胞阶段,可能参与精子的变态。TPSY的缺失可导 致精子发生障碍,而在生精细胞肿瘤中,TSPY呈高表 达,提示TSPY与胚胎性腺肿瘤也有相关性。
2. AZF缺失的发生率:从2. 7-55. 5%,多数在 13-15%。 造成缺失率差异的原因: ①病例选择,对于严格选择病例仅对不明原因的无精子 症或严重少精子症患者进行检测,则缺失率较高; ②实验方法包括实验条件的好坏,影响到结果的可靠性; ③检测不同的候选成分也会得出不同的缺失率,如仅检 测DAZ基因,则缺失率较高; ④人种差异,如欧洲人有YRRM 2基因,日本人则没有。
3. AZF缺失与睾丸病理的关系: 对AZF缺失伴精子发生障碍的患者进行睾丸活检, 发现睾丸的病理改变与AZF丢失部位有明显的相关性: AZFa缺失――唯支持细胞综合征或早期的生精阻滞。 AZFb缺失――生精阻滞,主要停留在精母细胞阶段。 AZFc缺失――生精小管内部分仅见支持细胞,部分 可见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细 胞甚至精子。
4. AZF的传代问题:可以传代,而且不影响子代的 生长发育,但男性子代仍是AZF缺失患者。 5. AZF的检测方法: (1) 特异探针进行Southern Blot (2) FISH方法 (3) PCR方法 (4)多重PCR方法
bcf1b1fb973d62b0a3a9767951946f8b.ppt